看了Tom Hiddleston主演的電影《魔天豪廷(High-Rise)》,影片結束時,我腦中浮現的就是這句話:生命應該花在更好的電影上。這個感想絕不誇張,本片劇情荒誕、人物雜亂、主旨不清,也許抖森的影迷還是可以用看他「從影以來最大尺度演出」來值回票價,一般觀眾實在應該把時間花費在更好的電影上。
以社會地位分派高低樓層
本片故事敘述一個建築師建造了一棟怪異的摩天大樓,大樓內所有生活必需品皆自給自足,人們須經申請才能來此居住。大樓內以社會地位分派高低樓層,階級明顯,住戶形形色色光怪陸離。
在幾次停電以及游泳池使用的糾紛中,低樓層住戶開始反抗。整棟樓在一次次不同階級舉辦的派對之中,住戶生活逐漸荒腔走板、大家脫離社會規範,暴力殺戮情色樣樣不缺,直到大樓宛如廢墟。
影片以Tom飾演的主角萊恩醫師衣衫襤褸地在大樓廢墟中生活開場,一段華麗的古典樂曲搭配特殊的影像風格,預告了本片有著實驗性質的敘事手法。果然,本片像極了一段段拼湊起來的奇特MV,可以看出導演有著不尋常的說故事功力,可惜說的是一個主旨不明的故事。片中不斷挑戰觀眾接受色情暴力荒誕劇情的忍耐力,卻缺乏將其串聯在一起的、可以說服觀眾的主旨涵義。
本片主旨不明並不完全正確
說本片主旨不明並不完全正確,本片劇情混亂,但主旨似乎很簡單清楚,就是要反階級、反資本主義。除了以樓層高低的居民分配來諷刺英國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以抖森(中產階級)可以對環境的崩壞無動於衷來諷刺人心冷漠之外,還在片尾放出首相戴卓爾夫人在70年代執政時的演說,擺明了本片反對這位鐵娘子當初施政政策的立場。
戴卓爾夫人在任內主張刪減社會福利、鼓勵努力工作才有所得,力挺資本主義,擴大貧富差距的許多政策至今仍遭受批評,而人頭稅(Community Charge)這項政策更是讓她大失民心(人頭稅稅制:繳稅額不按照房屋大小、而按照使用人頭收取,是一種將富人稅賦轉嫁到窮人頭上的稅制)。
這也是片中安排Luke Evans所飾演的低階住戶強調他們付一樣的電費,應該享受一樣的用電待遇,是一種反柴契爾政策的表達暗喻。
這樣看來本片好像還蠻言之有物的,可是這些道理講得又太白了。道理不難懂,卻用一大堆混亂暴力赤裸變態的劇情畫面來呈現,實在很令人吃不消。導演在每個片段中又強調了一些小小暗喻社會現象的內容(如女性被強暴還必須服侍男性威權、建築師權力雖大但無法掌控實際管事的管理員、男主角造成學生自殺的內疚感等等),零零落落散亂的內容,人物混亂的情緒反應,讓我在影片進行到一半時真的有點想離場。
Tom Hiddleston徹底剝光
不過Tom的影迷可能會捨不得離場,抖森在這部片中真的是挑大樑演出,出場時間非常多,演技也很不錯,更不用說多場床戲徹底剝光他的衣服了(不過不知道抖森迷是否在這種影片氣氛下還會崇拜尖叫就是了)。除了Tom,本片還包括了許多好演員(Jeremy Irons、Sienna Miller等),這麼多好演技演出這樣一個難以下嚥的故事,真是很可惜。
根據資料,本片導演Ben Wheatley是英國風格獨特頗受重視的年輕導演,他拍過的幾部影片都充滿話題性,本片是他拍過最大製作的電影。我沒看過這位導演的作品,所以也無從比較。
只能說,這部《魔天豪廷》在前半段故事還有邏輯可言時,我個人還可以欣賞導演的獨特影像敘事風格,但是到了中場後就令我很想離席了。片中充滿了挑戰觀眾視覺忍受力的混亂場面、故事也缺乏整體感。也許英國人對片中反柴契爾夫人政策的部分會深有同感,但其他國家的人實在可以把時間花在更好看的電影上。
原著小說主旨比較明確
最後,簡單談談本片的原著。本片是根據英國作家James Graham "J. G." Ballard在1975年所寫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的重點在於這個大樓的設計是要讓住戶與外界隔絕,在封閉的社區中,社會逐漸失序,人們不再遵守社會道德規範,暴力開始滋長,而最後即使大樓已經屍橫滿地、形同廢墟、食物短缺,生存者仍沒有人想要離開。
這與電影將重點放在貧富階級差距是不太一樣的。您會不會像我一樣,覺得小說的主旨(探討人不需遵守社會規範時的行為)是比較明確也比較深刻的呢?
PS. 小說作者巴拉德是戴卓爾夫人的擁護者,但在她執政後期巴拉德也曾發表過諷刺她的言論,所以本片到底將小說改編後對戴卓爾夫人是持正面還是反面的態度,可能就有各自解讀的空間了。
Special thanks to Sun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