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互聯網(下同)
我在「《我的少女時代》 每人心中都有一個劉德華」中說過:正如每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每人心中都有一個劉德華。我現在要加上一句: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王家欣。
說「王家欣」之前,先說一下《王家欣》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戲名時,已覺得頗為有趣。「王家欣」這名字平平無奇,卻很平實親切,好奇故事是從怎樣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見是黃又南主演、坪洲作敘事背景、九十年代的人事、藍天白雲的海報,一片懷舊而又清新的味道,更增興趣。
純情少男俊賢(黃又南飾)宅居坪洲,只愛音樂不慕情愛。一日被街坊死黨騙出市區往豪華戲院看電影識女仔,卻不知看的原來是色情片,然而換票一刻,售票員竟是美貌少女王家欣(盛君飾),黃又南對她一見鍾情,難得誤會間女神又願意與他閒談數句,引得他心花怒放。
黃又南從此就為女神著迷,雖只知對方名字,不知她的背景、性格,仍願意為她付出一切,廢寢忘餐地打上電台尋人、掀黃頁逐個電話查問,癡情率真又可笑,後來遇上與女神同名同姓的美女吳千語,輾轉間吳千語還願意與黃又南一起找尋女神,吳千語起初一直笑其魯鈍,後來相識久了,卻對善良憨厚的黃又南情傾不已。
實踐理想過程比目標重要
戲愈往下去,愈明白「王家欣」只是俊賢的一個理想,很遙遠,像不設實際,卻驅動俊賢不斷地努力地尋找,甚至成了別人眼中的傻瓜;它是個尋覓的故事,過程比結果重要,俊賢因此巧遇不少王家欣,讓他歷程添了變數,如吳千語的王家欣,從鬥氣、瞭解、合作甚至變為最佳拍檔。
最妙是,兩人跟戲院帶位員(白彪飾)結識,意外地幫他尋回心上人,這段戲院情緣,亦呼應了俊賢和售票員王家欣一見鍾情的故事。
這戲要談的東西不少,新與舊,努力和緣份,回憶和真實,純真和世故等等。導演努力從小品格局中,經營出不同層次,其志可嘉。它關乎尋覓,用舊事來展現美好事物,也諷刺地點出了回憶的不可信。
新導演劉偉恒拍的九十年代,並沒有手提電話、互聯網,與城市隔絕的坪洲無異,沒有都市化的痕迹;它帶著濃厚烏托邦色彩,坪洲亦是中產味濃,是想像出來的。尋找伊人成了懸念,貫串全片,俊賢透過「電話簿」尋找同名同姓的人物,屢敗屢戰。這是戲的主蹺,柳暗花明,趣味不少,從中扭出了另一轉折,襯托了實踐理想,過程比目標重要的題旨。
魅力在於「本土」二字
茶餐廳、戲院、小島、老人院等等場景,設計得頗刻意,嘗試勾劃未被地產和經濟主導的城市,但其實九十年代香港已發展得七七八八,然不同城市人面貌,有些搞笑,有些唏噓,當然,回歸前移民潮的影響,俊賢姊姊的去或留,寥寥數筆但情感很深。
但戲的主力,仍是黃又南和吳千語這對「拍擋」:王家欣助俊賢尋覓。它有趣在,既談理想堅持,也說沉溺盲目,從俊賢身上既看到不懈努力,也明白他偏執成狂的一面,倒錯過了身邊人的真意。
愛情是盲目的,不計後果、不問付出和犧牲的,俊賢和王家欣互為印證,只是各走一方。吳千語表現不俗,拿揑這矛盾滿滿的「第三者」,處理得很深刻準確,尚淺影齡算屬優異演出。
戲中難掩唏噓的是,成年後的俊賢,自慚形穢,無法與「理想」相認,現世營營役役,再回復不了當初的純真了,只能從回憶中找到救贖,與成年的欣回坪洲的調子一脈相承,確認那年代最美,卻是回不去了。
有點童話色彩的《王家欣》,對於已經不再相信童話的成年人,魅力在於「本土」二字。對香港影迷來說,應該有一份莫名的親切感,例如豪華戲院、 1992 年的《廟街十二少》、《現代應召女郎》、《賭城大亨 II 之至尊無敵》等電影海報,還有最後盛君手上拿著的《電影雙周刊》﹗
資料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