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蟻俠》英雄片的Fusion菜

圖:互聯網(下同)


我不是超級英雄片的戲迷,歷來看過而又印象深刻的,大概只有Sam Raimi的《Spider Man 2》和Christopher Nolan的《Batman: The Dark Knight》。最近看了《蟻俠》,雖沒有大驚喜,也算饒有趣味。

電影主調偏向喜劇式神偷片,從開始主角偷竊蟻俠裝備以求賺錢,到後來為了拯救世界盜取「黃蜂甲」,貫徹竊盜主題,中間以史考特及皮姆博士的親情故事做轉合。《蟻俠》以喜劇包裝,親情為骨幹,融合起來搞笑得來令人感動。

另外,其笑位也算十分到位,主角的「一輪咀」功力、傻更更被蒙在鼓裡的戇居樣,加上蟻俠許多變大縮小而生的反差及論論盡盡,都不禁惹人發笑。

《本草綱目》載:「蟻力最大,能舉同身鐵,故人食之亦力大也。」又載:「益氣力,澤顏色」。以生物學來看,螞蟻是全世界力氣最大的昆蟲之一,其負重能力驚人,能拖動高於體重1400倍或背負52倍的物品,影片中蟻俠與黃蜂人一場打鬥,力擲湯瑪士小火車頭的橋段,可是有根有據。


螞蟻群體和人類社會結構相似,影片中Michael Pena傳遞消息的有趣橋段,便是影射蜂合蟻聚的社交模式,《蟻俠》對於自然界的回歸與敬重之情,比其他和以人機合體(cyborg)為主的英雄片,更有獨到的省思。

《蟻俠》算是英雄片的大膽嘗試,以喜劇呈現嚴肅主題,給予觀眾對英雄電影的新觀點,可謂近期相當不錯的fusion菜。

作者:石以蠡

https://www.facebook.com/%E7%9F%B3%E4%BB%A5%E8%A0%A1%E7%9A%84%E9%9B%BB%E5%BD%B1%E4%B8%96%E7%95%8C-101838086861081/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我的華麗皮囊》 皮膚不是靈魂


圖:互聯網(下同)

相信一眾艾慕杜華(Pedro Almodovar)fans,在其《慾望的規條》、《活色生香》、《論盡我阿媽》、《對她有話兒》、《浮花》等一系列變態詭異作品橫掃國際影展後,對他新作《我的華麗皮囊》(The Skin I live in)必定有很大期望。

大師向大師致敬
「艾大師」沒有讓觀眾失望,不單在《我》片貫徹cult到盡的怪雞異色,更融合了希治閣大師的拿手「扭橋」懸念,亦流露著同是大師級的朴贊郁《原罪犯》的復仇美學、金基德《慾望的謊容》的「面具情意結」,以及杜魯福《蛇蠍夜合花》紅顏禍水的陰影,哄得電影迷心花怒放。
 
由於此片大玩「估你唔到」劇情,更有影評以「一定要守秘密」(must-keep-secret-twist)來形容,所以不便「穿橋」,只能說這是透過瘋狂整形醫生Robert(Antonio Banderas飾),寓人類皮膚移植研究於報復的故事,探討「臭皮囊」或「衣服」對人的靈魂實際上是可有可無又偏偏不可或缺的矛盾。


 
艾慕杜華說:「皮膚是我們的邊境,隔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決定了我們的種族;反映出我們的源流。很多時,皮膚反映了我們的心境,但皮膚不是靈魂。」導演巧妙地透過影像、鏡頭、剪接、劇情,帶出外表與靈魂同存卻相斥的吊詭性。

生活上,我們有很多華麗皮囊──為正義發聲、有原則、關心人、合群、面面俱圓、合理爭取?還是乘機發洩個人情緒、固執、八卦、人云亦云、虛與委蛇、貪得無厭?當面具被狠狠撕下,露出齷齪真面目而遭人反噬,請不要怨天尤人,怪就怪你自己親手造出華麗皮囊而「攞嚟衰」。

原文作者:趙永泰
http://grateful-heart.org/WonderfulGrace/content.php?article=3367

如果喜歡此文章,可進入Facebook Fan Page Like一Like


《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馬田對前輩懷念之作

圖:互聯網(下同)

年輕時的馬田史高西斯,所拍的電影血腥激進、憤世嫉俗,當中《狂牛》(Raging Bull)與《的士司機》(Taxi Driver)可算是表表者。到他年近古稀突然「收火」,以《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 Hugo)勾勒出色彩繽紛的兒童世界。

不過,查大俠說過「越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好看的電影又何嘗不是?《雨》除了開場有點像塔可夫斯基的《Ivan's Childhood》的鏡頭調度,以及兩大童星Chloe Grace Moretz與Asa Butterfield戲中天真無邪的友誼,說的不但不是童話故事,主線更落在一個年邁的男人身上。

1897年,佐治梅里耶斯在蒙特勒伊建造了一間電影工作室,這是首間特別為拍攝電影而設計、用玻璃作為間隔的工作室。他有深厚的魔術造詣,亦善於把魔法技俩融入他的影片當中,堪稱是奇幻電影類別的始創人。他是第一個製作特別效果的人,例如消失技法(Stop Trick)、快鏡(Time-Lapse Photography)、淡入或淡出(Dissolve)等。

到了馬田史高西斯1968年拍攝第一齣劇情長片《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以上的effects多數已被電腦特技取代,但他為了重現百幾年前的元始技巧,在《雨》的故事中加入「Lock機」放煙拍Stop Trick等「全人手」製作過程,讓觀眾親身感受箇中趣味。



征服北極與月球之旅
梅里耶斯一生所拍的默片電影數目,超過二百部,包括堪稱為細節最複雜的作品《征服北極》(1912年),以及一度被以為失傳《月球之旅》(Le Voyage dans la lune)(1902年)。但不幸的是,大部份都在1923年被他本人親手所燒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出現,令他公司蒙受龐大虧損,落得破產收場。最後,他意興闌珊地把自己大部分電影、戲服、道具等燒毁。

《雨》除了打正旗號是對前輩的懷念之作,相信也是馬田史高西斯夫子自道。電影中垂垂老矣的梅里耶斯終日鬱鬱寡歡,在火車站內自己開設的玩具糖果店內「等死」,為的是以往痛苦經歷的煎熬,和追想不復再的光輝歲月。導演把戲中的角色投射在自己身上──雖然他所執導的作品大部份堪稱經典,難保一天被世界遺忘。

這種想法未免太消極,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老掉牙說法,卻是對藝術家的一個魔咒,也是宿命,多年之後,馬田史高西斯的名字,只會在康城影展或某某電影節方會被提起;其作品也只能在大學圖書館或電影資料館(Cinematheque)中重溫。  

Martin,you talkin' to me? 
《傳道書》說「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傳1:11)難怪世人總喜歡出名,得到金錢,便想得到權力;得到權力,便想流芳百世,就是怕被人忘記。

其實,要出名也不用做甚麼大事、當甚麼大官。黑澤明的《流芳頌》的主角渡邊勘治(志村喬飾),決定在因胃癌末期而剩下約半年的生命裡,利用自己公務員的職權,為小區的居民把被「市公所」各課推來推去不願處理的「臭水溝改建公園」計劃完成。雖然死後,市公所的氣氛依然「官僚」,起碼他的貢獻已惠及小市民。

所以,Martin,你不用害怕,一眾Fans不會忘記你,正如你沒有忘記梅里耶斯一樣,你的每個鏡頭都令人如癡如醉,精警的對白也是戲迷茶餘飯後或夜闌人靜的慰藉──You talkin' to me?You talkin' to me?You talkin' to me?Then who the xxxx else are you talkin' to?You talkin' to me?Well I'm the only one here. Who the xxxx do you think you're talking to?(《的士司機》中由羅拔迪尼路所飾演Travis Bickle 的對白)

有興趣欣賞佐治梅里耶斯的《月球之旅》原裝黑白版本,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xB2x9QzXb0

原文作者:趙永泰
http://grateful-heart.org/WonderfulGrace/content.php?article=3491

《偷戀隔籬媽》 玩轉Ingmar Bergman


圖:互聯網(下同)

《偷戀隔籬媽》的導演Ozon,今次不玩《8美千嬌》的載歌載舞、《泳池情殺案》的希治閣式懸念,和《5X2》的倒敘剪接,而是把一個普通故事和一個不普通的故事虛實交替地呈現,拼發火花。

故事講述於法國高校任教文學的 Germain(Fabrice Luchini飾),面對完全忽視文學的學生顯得束手無策,更不滿教育制度中過份保護學生的措施。有一天,他要求學生寫一篇周記,結果天才横溢的16歲學生 Claude(Ernst Umhauer飾),竟以自己介入好友的家庭生活作為周記題材,更談及戀上好友的美麗媽媽 Esther (Emmanuelle Seigner飾) ,內容露骨大膽。

Claude秀麗的文筆、跌宕的敘事技巧、滿有文學隱喻的故事內容,震撼Germain的心靈,本身出版過小說卻不獲好評的他,希望能把這位小天才培育成作家,結果自動請纓擔任其寫作指導,把以上Claude的奇情故事延伸下去,變成「章回小說」,以間接地一圓自己的作家夢。

可是在教導與創作過程中,Germain竟漸漸忘記了學生潛入朋友家庭的現實與虛構界線;Claude與Esther之微妙關係,更令Germain投入得不能自拔,為此踏入了道德禁區,最後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Ingmar Bergman遇上劉以鬯
導演以獨特的電影語言,安排Germain「進入」Claude的小說之中。Ozon說,他想運用Ingmar Bergman在《野草苺》(Wild Strawberries)中的效果,把Germain滲透到小說之中,成為一個參與者,因此當Claude與Esther親熱時,Germain會突然走出來,看看Claude接受自己教導後會做甚麼。

除了匠心獨運的說故事技巧,導演亦把電影crossover嚴肅文學評論,玩得出色。他借演員的口,點評大量歐洲、東方、古典及當代文學作品的優劣,有點像香港文學家劉以鬯所寫的意識流小說《酒徒》,將古今中外文字創作褒貶一番。

全片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電影的香港譯名《偷戀隔籬媽》,聽起來像韓國青春偶像劇或肥皂劇,把一齣藝術性極高的作品降格;在下不才,建議稱之為《房中述》,既可帶出劇本「述說發生在房子中的故事」的含意,又可曖昧地令人聯想到成人情節,可謂合適不過。

帶有衛斯理探討心理寫作手法
另外,其小說與現實交錯的構思,跟衛斯理探討心理變化的小說《背叛》的寫作手法,可謂同出一轍,彷彿是陰錯陽差地把倪匡大哥的作品搬上銀幕。

《背叛》主題是「有人對自己太好所以背叛」的變態心理,把本來的好事扭轉為壞事;Germain也是一樣,一心想培養「徒弟」成為大文豪,卻基於一種雅賊的「貪才」惡習,失去分寸,令太太跑了、工作丟了,理想也幻滅了,好事不單成了壞事,更成為人生憾事。

佛學有謂三毒,就是貪、嗔、痴;「貪」又稱貪毒,指世人除金錢以外,也常常迷醉各種事物及名分,貪得無厭。人有貪婪,就是因為每人心中,都有一種無法填滿的慾望,可能像Germain一樣,有未能達成的夢想,隱藏內心深處。

原文作者:趙永泰
http://grateful-heart.org/WonderfulGrace/content.php?article=3760

《十月初五的月光》 停在遠處 祝君安好

圖:互聯網(下同)


《十月初五的月光》的一大亮點,就是陳喬恩。以為她是偶像派?錯了。她在《最佳嫌疑人》的演出已經令人驚艷,《十》的演繹更加是影后級。順帶一提,原來佘詩曼也懂得做戲的!張智霖淪為花瓶,有點可惜。


總有圓缺 唯祝君好
雖然是電影版,這並不是電視劇的壓縮版,而是續寫電視劇那遺憾的結局,當年多少人為初哥哥和君好未能在一起而感到遺憾,其實,司徒禮信也是一個好的男孩,同樣出色的兩個男孩子出現在君好面前,確實有點讓人難以選擇,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司徒禮信,主要還是因為禮信比較主動一點啦,初哥哥則相對克制一些,一直將男女之間的喜歡克制為兄妹之情,因為他們是一起從小長到大的「兄妹」。


如何再續情緣,葉念琛選擇了一個可能相對俗套的方式。君好與禮信似乎也經歷了婚姻中的一些煩惱,一場意外奪去了禮信和君好兩個孩子的生命,在Q姨的生日當天回到了澳門為媽慶祝生日,可是強顏的歡笑並不是掩蓋其喪夫喪子之痛,還是終見其痛。

好吧,葉念琛選擇的方式是讓禮信離開,或許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讓君好與初哥哥再續情緣。於是,初哥哥還是原來的初哥哥,為了治愈君好的傷痛,一直陪著君好,看著君好,縱容她的任性,仍有她的性子來,一切都回到當初的狀態,初哥哥依舊是那麼好,澳門賭場玩牌,幾乎將所有積蓄都給了君好揮霍,只求其心情能夠好點,而君好還是像以前那樣,將初哥哥當作一切的好,以前能夠為其寫作業,而現在仍然能夠為其付錢,根本無需愁。

當其睡不著的時候,依然會將後背無條件的奉獻給她,直到君好在初哥哥的背上睡著。終於在初哥哥的幫助之下,漸漸的走出喪夫喪子之痛的陰影,重獲生活的希望。初哥哥還真是待君好如初。

主演上新增了陳喬恩飾演的角色,也算是一種新鮮感,畢竟在片中陳喬恩確實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將一個純樸的啞女角色詮釋很到位。

文章出處:
http://i.mtime.com/dongyulin/blog/7932265/

《八部半》 費里尼震驚影壇代表作

圖:互聯網(下同)

之前提過「新費里尼」的《羅馬浮世繪》,怎能不說「真」費里尼呢?

1963年上映的《八部半》,是費里尼確立自我電影觀的重要陳述,那被電影製作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主人公古依多(由馬斯楚安尼飾演),仿如當時拍完《露滴牡丹開》後,深陷創作困境的費里尼之真實寫照。

當然,認為古依多就是費里尼的看法並不完全正確,他只在影片內表現出費里尼的其中之一部分生活或精神狀態,而非費里尼的全貌。影片將電影鏡頭探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徹底地建構了一種非客觀的「現實主義」,它比英瑪·褒曼的《野草莓》再進一步,不僅是關於人的夢境,更表現了人的整個心理狀況。

《八部半》的故事主線毫不連續,又沒有時序上的統一,思維在過去回憶與想象之間的跳躍也是史無前例,但這符合人意識無定向的流動,或於夢中常常發生的,過去與現在不斷閃回穿插的體驗。



費里尼的真實之夢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是反法西斯的產物,它醞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維斯康堤的《驚情》被視為第一套「新現實主義」電影),興起於1945年至1951年這幾年間,以真實深刻的思想蘊含和紀實性美學構建,突破了西方電影熱衷編織故事的戲劇化套路。

而在此其中「橫空出世」的費里尼,產生了對整個運動頗為深遠的影響,因為他不僅是「新現實主義」標誌性電影《不設防城市》的編劇,也因他1954年的《大路》(La Strada),由生活的寫實轉向到內心/精神的寫實,導致了「新現實主義」往「新現代主義」(或稱為「現象學現代主義」)演變的正式開始。

段落零散化的《大路》跟《單車竊賊》(Ladri di biciclette)的結構其實有些相似,它對情節的拋棄,符合了「新現實主義」有關復原性敘事的定義;但從另一方面看到,《大路》還對「心理上」或「形而上」的現實,投以高度關注的目光。

區別於那時新現實主義導演的做法,費里尼將主角人物的設置,賦予了更多俱寓意、哲理的影射而非一味地同情,弱智女傑索米納開始像無知的小動物,但在感情上卻比粗魯的充滿獸慾的贊巴諾成熟得快,從三位主要角色的設定,可以感知弱智女傑索米納代表人性應有的光輝,粗手粗腳的贊巴諾只是被「物化」的代表,而無私付出愛的「瘋子」則成為了天使的替身。

法國《電影手冊》創辦人巴贊評論到「費里尼象徵永無止境」,他的象徵已是他的慣用手法,也是其「個人化」寫實的重要標記,而他自《大路》起,正式定下了自己的電影方向,並且為下一階段愈來愈「形而上」的精神之旅,做好了充分的熱身準備。


一部詼諧的寫實電影
說《八部半》寫實,可能很多人不同意,因為這部電影以它的“11個夢”著名。只看影評,原以為費里尼是個自言自語的夢囈者,看了電影才否定了這種想法,費里尼絕不是那種迷戀在自己想象中的藝術家,他不排斥觀眾,不拒絕被人理解的,他的敘事非常通順,即使整部電影是現實與幻想的拉鋸戰,段與段之間的聯絡也是合乎邏輯按生活常規進行的。

比如Guido聽教皇講鳥的叫聲,覺得很無聊,四處亂看,這時看到一個粗壯女人從山坡上下來,喚起了他的聯想——小Guido是天主教學校的學生,他和一群同學偷跑到海邊看高大的女人跳桑巴舞。宗教和大女人兩個意象都是有根據而來,並非憑空想象。後來他幻想和姑娘們在大房子裡一起生活,更是對應現實中和女人們的緊張關係,正是這些合理的幻想,讓我們順理成章的認同了Guido。 

“詼諧”是另一個讓人以為影片不寫實原因,大概很少有電影 能一下包含這麼多“漫畫”式的人物,每個角色都很有趣——胸大無腦的情婦、刻板的妻子、沉浸於忘年戀幻想自己恢復青春的朋友、滿口“文化”“哲學”的編劇、貌似黑手黨老大的製片人、假裝瘋魔的文藝女青年……不同國家的觀眾都能體會這種幽默,甚至在生活裡找到原型,這樣Guido的處境才顯得真實可信。 

回到故事本身:才思瀕臨枯竭的導演Guido和他的製作班底來到一處療養勝地策劃他的下一部電影,同行的每個人似乎都在努力促成這部電影,但是沒人真正瞭解Guido的意圖,他們無形中構成的壓力使Guido與原本構想的電影越來越遠。 

《戇Scout打爆喪屍城》 笑到甩碌

圖:互聯網(下同)

初時《戇Scout打爆喪屍城》主打小童市場,與現時的市場定位有所不同。電影拍攝初期,本來沒有血腥畫面、沒有粗口咒罵、沒有裸露場面,但當基斯杜化蘭登掌舵時,一切都有所改變。他認為起初也有R級別的情節,只不過沒有人深化。他只是把全套的內容推成R級別。所以,導演已經下定決心創造更大、更瘋狂的事情。在這部電影裡, 以前從未見過的,你都可以從這裡找到。創新是必須的,因為喪屍片正面臨瘋狂競爭。

導演揭秘--五件你不知道的事
當危難降臨時,你的團隊就需要戰士和糧食,但童軍卻難以稱為戰士。那麼,他們的作用是什麼? 導演基斯杜化蘭登向童軍大派定心丸,認為他們求生能力高強,懂得重要要求生技巧,如生火、也慣用萬能刀和斧頭,可以擊殺喪屍,大派用場!是否突然頓覺,在末日喪屍橫行之時,有童軍陪同是一種福氣?
http://reasonformovie.com/2015/10/18/%E3%80%90%E5%B0%8E%E6%BC%94%E6%8F%AD%E7%A7%98%E3%80%91%E6%88%87scout%E4%BA%94%E4%BB%B6%E4%BD%A0%E4%B8%8D%E7%9F%A5%E9%81%93%E7%9A%84%E4%BA%8B/

輕鬆熱鬧搏君一笑
這當然不是傳統那類血腥絕望的喪屍電影,反倒過程看得十分「歡樂」,觀眾幾乎都感受不到幾位主角有何危機可言,反期待著他們的路途上有何「奇遇」。本片也實在帶點濃厚的「Cult味」,設計出許多顛覆傳統喪屍電影題材的笑位,如「喪屍貓」、「喪屍跳彈床」,甚至「喪屍J」等畫面,一一獲得哄堂觀眾的笑聲,而幾位男主角傻傻戇戇的行為,再配合他們極具典型性的性格特徵,確把那種「毒男」的形象演得活靈活現。此外,故事亦安排了一個型格火辣的酒吧侍應與他們一起上路,途中再遇上更多「騎呢喪屍」,種種都顛覆了傳統喪屍電影應有的形象,令這個半小時倒真熱熱鬧鬧,開心過癮。
http://jackyheimovie.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762582

笑到甩碌
其實很佩服替香港版翻譯戲名的人員,能夠將戲名《戇Scout打爆喪屍城》改得如此食字!當然對白亦都用上不少港式潮語,增加觀眾的投入感。既然稱為《戇Scout打爆喪屍城》,顧名思意三位童軍主角確實有點戇膠的 XD  ,到了中六仍然做童軍 (一般沒有高年班願意再做童軍吧!),還要拍片踢新生入會。
http://mind2wild.blogspot.hk/2015/11/scout-3-scouts-guide-to-zombie.html

打得爽,打得勁 
《戇Scout打爆喪屍城》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某小鎮的實驗室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故,令到某隻喪屍出籠為禍人間。另一邊廂,3個少年童子軍卡達、賓仔和奧治在羅傑斯隊長的帶領下,打算在校內招募生力軍。他們先後遇上了連串怪事,原來小鎮裏的街坊與大小動物,也變種成喪屍。3人齊齊被大群喪屍追殺,唯一逃生方式,就是用盡千方百計合力打喪屍。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94734

《火星任務》 簡單故事 有血有淚

圖:互聯網(下同)

《火星任務》的簡單拯救故事拍得有血有淚,結局的確在意料之內,但當中的波折又令人為主角抹一額汗。放鬆的兩個多小時,令人全情投入觀賞電影發展。幾乎每位演員都有劇發揮,全片沒有花瓶角色,這是《火星任務》(The Martian)值得一讚之處。每個角色的性格特質也細膩刻劃,震撼感雖不及《引力邊緣》(Gravity),也不失為娛樂大片!電影開的玩笑也極具話題性及國際視野,精闢地在中國資訊透明度及航天科技落後的兩點痛處狠狠揶揄一番,甚是過癮。

導演Ridley Scott近年難得的佳作
電影以麥迪文(Matt Damon)的獨腳劇為主,但他骨子內的幽默感令電影生色不少,把Mark Watney這樂觀正面的角色拿捏得恰到好處,他自居的別號及偉蹟也處處充滿笑點子,而且苦中作樂也很不少,緩和了孤身一人獨留異星的強烈寂寞感,也令沉重的拯救任務增添樂趣,把全隊人團結如一,冒死營救顯得更有說服力及人性。這令電影更具娛樂性,也叫觀眾享受兩個多小時源源不絕的笑位。當中也有幾幕引來哄堂大笑,竊笑聲不絕於耳、此起彼落。可惜,面對挫敗時,麥迪文演得有點力不從心,當他發洩情緒及流下男兒淚的時候,頗難帶觀眾入劇,畢竟他在片中的喜劇感較強,而且電影對這些畫面也輕描淡寫,蜻蜓點水般的略略帶過。相比之下,同為太空片的《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情感劇較扣人心弦,牽動觀眾情緒。不過《火星任務》看的是麥迪文的幽默感,而不是煽情晝面。
文章出處:
http://ent.fanpiece.com/cheuklan/%E7%81%AB%E6%98%9F%E4%BB%BB%E5%8B%99-the-martian-%E5%84%AA%E5%85%88%E5%A0%B4%EF%B8%B0%E5%B0%8E%E6%BC%94ridley-scott%E8%BF%91%E5%B9%B4%E9%9B%A3%E5%BE%97%E7%9A%84%E4%BD%B3%E4%BD%9C-c1198532.html

《火星任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在片長142分鐘入面,其實只是不停重覆同一個戲軌,但觀眾絕對不會覺得沉悶。主角Watney 遇上了意外A,然後想辦法解決難關。之後地球的支援人員又遇上另一個意外B,然後再想辦法克服難關;Watney再發生另一個意外C,又再想出另一個辦法解決難關……如此類推,不斷重覆類似的戲軌,但觀眾仍然會看得非常過癮。
文章出處: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7949

《神探亨特張》神探沒有「型」像

圖:互聯網(下同)

《神探亨特張》的神探沒有「型」像,第一,不帥;第二,身手不敏捷;第三,體弱多病;第四,不會開槍。這種「反英雄」的樸素神,卻叫人看得過癮,眼睛一亮。

文章出處:
http://app2.atmovies.com.tw/eweekly/EE3759855985/


《神探亨特張》是一部非常出乎意料之外的電影。故事背景來到了現代北京,高群書導演回到了他最擅長警匪劇的領域,但是卻用著特殊的格局帶來不一樣的警匪劇風貌。

這部電影很特殊。

其一,《神探亨特張》劇中的演員都是中國知名社交網站微博上的名人紅星參與演出,這些名人不管是會不會演戲,戲中角色戲份是輕是重,都幫電影呈現出了很好的戲劇氛圍與張力,絲毫沒有看起來演技不好的破綻。

其二,電影中很多鏡頭都採取一種類似偷拍的窺視方法,彷若在北京街頭實景拍攝,增添了虛構故事上的真實性。

其三,本故事主角的原型張惠領警官卻有其人,而且因為他在工作上追緝犯人不遺餘力,所以被稱為是「神探亨特張」,雖然電影中不是他本人出演,但是這個原創故事將這位警官同樣塑造的非常勇猛且具有智慧,彷若是本尊的辦案能力再現,在電影的最後更強化了故事的力道。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愛的成人式》愛情憧憬轉向務實

圖:互聯網(下同)

葉念琛電影中的愛情,充滿著背叛與詭計;《愛的成人式》,借用了推理小說手法,把這種波譎雲詭的愛情觀去得更盡。如果你對愛情有著無限憧憬,還是不要看這部電影了。

《愛的成人式》的宣傳是「結局最後的五分鐘要讓人拍案叫絕」,真是見仁見智。我是東野圭吾的忠實讀者,真係有乜扭橋情節未見過?如果我是導演,我會把最後五分鐘片段,化為故事情節,這樣就不會淪為金田一式的二流推理揭盅。

總的來說,這是一套不錯的愛情片,雖然遠遠不及東野老師的《白夜行》及《嫌疑犯X的獻身》。

文章出處:
http://skyfree8899.pixnet.net/blog/post/108109141-%E6%84%9B%E7%9A%84%E6%88%90%E4%BA%BA%E5%BC%8F

若以主題來看,原本「成人式」意謂讓人對愛情的憧憬轉向更為務實的態度,尤是歷經初戀之後。在片中美彌子是辰也的成人式,讓他了解愛情更實際的一面,例如有更好的選擇應努力去追求。

而辰也自認為是繭子的成人式,可以讓她知道愛情殘酷的一面,當愛不在時,當斷則斷,對兩人而言都是解脫,可以早早去尋找下段幸福,不用整用沉溺在痛苦中而無法個拔。然而,沒想到的是,最老謀深算的是繭子,她才是辰也更強的成人式,讓他體會愛情中恐怖的一面。

看到這裡,我有點淡淡的哀愁,劇情人物的成人式後全變得「現實」而不是「務實」。理想上,成人式應將愛情過於天真的部份去除,讓自已更穩重、感熟,去尋找更適合自已的人,但這不意味也要去除純真的部份。

《毒裁者》2015年最佳電影

圖:互聯網(下同)

如果說《毒裁者》(Sicario)是2015年最佳電影,相信戲迷不會反對。導演、劇本、攝影、配樂等,全皆上乘之作。趁2015年還未過去,趕快一看吧!不看後悔。

文章出處:

導演Denis Villeneuve能把這麼一個從內容到主題都不算新穎的故事,講得精彩有趣,令人耐人尋味,甚至讓一年懶得寫長影評的我,有動筆的衝動。

看過《囚徒》Prisoners的人都瞭解,Villeneuve被譽為電影氣氛大師,充分利用影像聲音剪輯來製造懸疑,操控觀眾的心理和情緒。本片也不例外,最大的亮點便是女主角Kate的設定,與其說觀眾隨著女主角的視角帶入故事,更不如說女主角其實就是觀眾的投影和喻體。Kate最開始綁架案的行動,胸有成竹,好像掌控全局。

而這正好像觀眾,走進電影院前,自以為對這種緝毒探案的電影瞭若指掌,並不覺得本片能有什麼特別。而就在這時,事件發展升級,才發現自己管中窺豹,對大局一無所知。於是觀眾其實與Kate處在同樣的狀態下,對一切毫無所知,充滿好奇,在懸念與正義感的驅使下,逐漸深入電影,去揭開真相。

當然,女主角和觀眾間的暗喻,並不僅是導演抖機靈的表現,更有在主題上更深層次的勾連。Kate隨著特勤小組,越過邊境,進入墨西哥腹地緝拿毒梟,一路以旁觀者的身份,目睹殘暴現實,便是與觀眾的屬性再一次勾連。而這個過程中,她以往的行事原則,道德準則,被完全打破而不再試用。

在現實的衝擊下,她的理想主義受到第一次衝擊,她也試圖否認排斥,企圖利用慣常的正義法律程式去緝拿嫌犯,不但無濟於事還反而遭致危險。而第二次從美國到墨西哥地道中的穿越,使她徹底認清了現實,殘酷暴力,利益勾結。

這其中的隱喻也逐漸清晰起來,女主曾經的理想主義的正義觀,都是在美國境內構建起來的,而現實的殘酷,都是在越過邊境後,才目睹經歷到。所以女主角象徵著觀眾,更進一步便是指向在理想主義氣泡中的美國人,而導演就旨在通過這個電影,去揭露出所謂美國正義的虛偽,將真實殘酷的現實展現給不明真相的觀眾們。

話說回來,Sicario並不是第一個去揭露真相的電影,所以這種類比總會給人做作自戀的感覺。但Villeneuve這種從電影人物到觀眾心理構建的連接,從電影故事主題到實際現實的交互映射的構思,確實令人叫絕。

與主線想比,電影對墨西哥員警家庭這條副線的插入,就顯得有些毀譽參半。雙線敍事,但主次分明,而弱肉強食,利益爭奪,受害的只有像女主角和孩子,這樣邊緣弱勢群體,也確實開拓了主題的新層次,但每次的插敍都顯得非常斷裂生硬,與主線的聯繫也不夠緊密巧妙,確實是編排上的一大缺憾。

除了編劇,其他部門都在Villeneuve的協調下發揮出色,其中特別突出的就是攝影,特寫,全景,航拍,監視,夜視,無所不盡其極,邊境上暗流湧動的冷峻殘酷的美感,也是呼之欲出。


表演方面,女主角功能化與平凡化的設定,註定讓Emily Blunt不會有像勞模姐Jessica Chastain在《刺殺本拉登》中的發揮空間,但Blunt還是抓住了人物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發展,把理想主義逐漸崩塌的過程細膩的展現了出來,尤其最後和Del Toro的對戲,在如此強大的氣場下表演都不落下風,真是精彩。如果競爭對手不強,Blunt憑藉影片品質和自身履歷提名,還是頗有希望的。

Del Toro就更不用說,和Josh Brolin都是anti-hero反英雄角色,設定本就討巧許多,一出場便氣場十足,盡顯人物陰鬱神秘的特質。同時比Brolin簡單的不羈形象更進一步,他的復仇和與女主的糾葛,更讓人物豐滿而富有層次,作為配角應該算鎖定奧斯卡提名。

《消失的兇手》:沒有烏托邦的世界

圖:互聯網(下同)

相信看過《消失的兇手》的觀眾,最深刻的就是「馬上樓梯闖醫院」這幕堪重頭戲,也是從另一方面突顯出導演對電影的獨具創意玩法,這種場面在近些年的華語片中甚是少見,可見導演的功力深厚。值得一提的是,配樂大師陳光榮功不可沒,為電影一大亮點。

文章出處:
http://movie.mtime.com/208281/reviews/7932901.html

三年前,《消失的子彈》口碑和票房雙贏,不僅擒拿票房1.6億,還狂攬金像獎12項提名,並收穫金馬獎座一個,甚至被不少人誇張地冠戴“十年最好的偵案片”。這樣的項目,有充分的由頭推出續篇。《消失的兇手》中,劉青雲與羅志良的化學效應繼續,“老路”松東路依舊盤踞主位。與此同時,江一燕化身的女囚傅源被提拉到主視線,上來就是她的一場《肖申克的救贖》式的越獄,並由此拉開了一系統自殺奇案的序幕。謝霆鋒的位置被林家棟化身的張教授取代,並與“老路”上演了一場亦正亦邪的生死較量。楊冪的位置則由李小璐飾演的常大小姐填補,美其名曰未婚妻,但其功用遠不及傅源。

影片之所以未沿用《消失的子彈2》之名,一來故事不再圍繞著子彈做文章,二來導演羅志良在演戲燒腦懸疑的基礎上又有了新追求。林家棟在片中演繹了一位高智商的哲學教授張公義,他藉著傅源視角引入亮相時,正忙著給學生們提點公義之道。名字中有“公義”,道學上追求“公義”,很容易讓人誤認為他是“公義”的推手,或是一系列自殺式抗爭的源頭,而當你以為他就是“公義”的化身,或者是“公義”歧途上的迷失者時,他又突然換戴上另一幅令你難以消化的面具。故事最後以“公義”的詰問為落點,“公義”的追求為“不公義”的手段所扭曲,直到“公義”遁失,唯松東路這個不起眼的執法者像一株蓮台,固執地從爛泥潭中探出它的花蕾。

其實上一部,羅志良就有“私慾與公義難辨,天堂與地獄一念”的觸碰,這一點在續篇中被放量到了主位,而原本燒腦的匠心退居次席。正因為在“公義”的道路上詰問太甚,影片的氣質更加暗黑。故事依舊以民國為背景,甚至還出現了蔣介石的黃金,然以香城為背景的故事並非香港的暗示,也非民國時期其他某個地區的社會投射。羅嘉良僅只借取了動盪年代的商業黑暗,虛構了一個資本家吃人的世界,而民不聊生的社會需要抗爭,一系列神秘的“自殺”由此引發。影片呈現的畸形社會形態已然超脫現實,如果再大膽些,《消失的兇手》將會是一部反烏托邦氣質的電影,可惜了,導演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點。

影片開局略微凌亂,邏輯的火力並不集中,直到劉青雲救下江一燕,二人打馬奔突在醫院大樓,影片突然實現了浪漫主義動作大片的昇華。打馬上樓的好戲高群書在《西風烈》中耍玩過,拉風有餘,功能不足,不如羅志良這次玩得精彩。這場戲與片末火車大戰形成合圍,讓《消失的兇手》在動作當量和視衝擊上完成雙升級。

影片在表達上有了更深層的追求,然與《一個勺子》一樣,都僅只提出了詰問,並沒有給出答案。這也不足為奇,當一整個時代的“公義”都在迷失,“公義”的回歸路漫漫其修遠兮,豈是一兩部電影可以直接探明。

《羅馬浮世繪》新費里尼閃亮登場

圖:互聯網(下同)

經常被比我年輕的朋友取笑,總是提起陳年舊戲,希治閣、黑澤明等前輩,應該放入博物館。我不是不看新片,如果拍得出大師水準,一樣來者不拒,就好像「新費里尼」的《羅馬浮世繪》,就令我一邊看,一邊歡呼。

《羅馬浮世繪》 ( La grande bellezza )是一部保羅·索倫蒂諾執導的2013年意大利電影,由意大利與法國公司合製而成。2012年8月9日在羅馬開拍,在第6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亮相,後來又參加2013年多倫多影展與Reykjavik歐洲電影節。贏得第26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導演、男演員和剪輯四個大獎,以及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和第8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人們常常將《羅馬浮世繪》與費里尼的《露滴牡丹開》和《八部半》比較,雖然沒有脫衣舞娘和熱愛美食的紅衣主教,《羅馬浮世繪》仍明確宣揚了永恆之城那被忽略的美麗以及人性本身。保羅索倫蒂諾的鏡頭跟隨著滿眼憂傷的主角,徘徊游離,見證著這個愁容滿面的男人覽盡羅馬聲色。主角的生活不僅僅是一幕混沌的輝煌;主角的存在曇花一現,這既是詛咒,也是一種救贖,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大抵如此。


劇情:時年65歲的捷普是生長於羅馬的作家,經歷過萬眾矚目也經歷過玩世不恭,經歷過爾虞我詐,人生讓他擁有一雙冷靜而透徹的眼睛,他直視羅馬這座表面榮華但背後卻遍布罪惡與墮落的「絕美之城」。

《凶心人》劇情重點揭秘


圖:互聯網(下同)


《凶心人》(英语:Memento)是一套2000年的美國驚悚片,由基斯杜化•路蘭執導,佳•皮雅斯等主演。電影內容改編自基斯杜化•路蘭弟弟強納森‧諾蘭的短篇小說《死亡象徵》(暫譯,原名Memento Mori),表面上是描述一名患上順行性遺忘症的男子尋找殺他妻子兇手之經過,實際上卻帶出另一宗兇案的發生程序。

《凶心人》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第2部電影,改編自弟弟強納森‧諾蘭的未出版短篇小說,一舉奪得2000年日舞影展Waldo Salt劇本創作獎,電影中驚世駭俗的非線性敘事及蒙太奇式剪接手法,轟動當時電影界,更一舉奠定了諾蘭在好萊塢的地位。

文章出處:
www.miiqu.net/review/113338
影片優點:很好的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懸疑電影,少有的值得看兩遍和中英字幕一起看的電影,彩色和黑白兩條主線交錯敍述相當有趣。
  
影片缺點:為了降低觀看的門檻,整體劇情稍顯冗長,可信度降低(比如泰迪(Teddy)有很多機會可以拿走20萬,沒必要一再接觸主角;即使接觸了也必要說那麼多不相干的話,那些對白中,其實有很多是為了安排和引出主角說出影片的一些中心思想;比如泰迪中途請主角吃午餐過程中,他和主角的一些交談)。
  
不過,如果前面太簡練了則可能導致影片曲高和寡,那些對白在前期出現是便於觀眾理解和溶入電影的,所以,總體來說還是相當成功。

對一些可能讓人疑惑的重點劇情的分析:

1. 確實兇手是有兩個,一個當場被主角殺死,一個從後襲擊主角後逃了;後來在泰迪(Teddy)協助下主角找到他並報了仇;

2. 泰迪(Teddy)應該確實是員警,他當初給主角的關於兇手的資料是完全的,後來主角為了給自己製造一個解不開的迷而自己撕去了幾頁,並塗掉了一些關鍵地方(如Teddy在結尾部分所說);

3. 薩米(Sammy)是主角在受傷前接觸過的一個企圖騙保的客戶,在當時被主角揭穿了;

4. 主角的妻子在當時被強姦後存活了下來;
  
5. 薩米(Sammy)沒有妻子,被注射過量胰島素而死的確實應該是主角的妻子,也就是說主角後來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子,發生在薩米身上的後半段故事其實應該是發生在主角身上的,但是主角因為太悲痛不願接收這個事實,而通過不斷的催眠自己(形成了他反復強調的“慣性”)把這段記憶嫁接到了薩米身上;最好的證據是電影中段有個薩米在“妻子”死後進了醫院後,面前走過人後的半秒,輪椅上的薩米變成了主角。
  
6. 主角的本性是善良的,體現在當他知道自己其實是被泰迪所利用後,很快決定不再當殺手,證據是:

1)他當時就在車上把槍上的所有六顆子彈都退出來了,留下沒有子彈的槍只是為了威懾泰迪。

2)而且他把泰迪作為最後一個約翰•G(John•G),也就是為了除去泰迪,讓他不能再利用自己殺人。

3)他把車牌號作為紋身和事實六,是希望,以後當他查到該車牌的車主已死的情況,那麼他應該知道大仇得報,不會再殺人了。
  
7. 主角其實相當聰明,比如他剛把傑米(Jimmy)拖到地下室後,發現泰迪到來,他先假裝不認識泰迪而觀察泰迪的反映,根據泰迪的表現再決定自己對待泰迪的態度。在他出去喊泰迪之前,他通過照片知道自己是認識泰迪的,只是不記得泰迪是好是壞;後來他發現泰迪相當狡猾(泰迪為避免涉及自己下水而假裝不認識主角),所以決定拷問泰迪。這也是泰迪一直對主角有顧忌的原因(比如不敢明搶傑米留下的20萬)。
  
8. 泰迪對主角的提防之一體現在主角第一次給他照相(即送主角上車去見傑米)的時候,主角在車尾部分想照,他提出要換到車側,估計是為了避免照到車牌(他知道主角對相片裏的數字相當敏感)。再比如他不讓主角寫他的真名。
可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最後還是受不了主角每次替他殺人後沒完沒了的質問,而在一時衝動下告訴了主角他的全名,其中也含有約翰•G,導致最後自己不得善終。
  
9. 關於最後幾分鐘有一個鏡頭是主角和妻子在床上,主角胸口有“I Have done it”的紋身(這個紋身在之前所有情節中都是沒有的),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那是真實發生過的畫面。不過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如果真的曾經紋過“I Have done it”,後來再去掉比較困難吧;另外,既然主角的妻子在強姦後存活下來,一直陪伴在主角身邊照顧他,那麼主角不太可能去紋什麼“約翰•G殺我妻子”的身。

所以,主角紋“約翰•G奸殺我妻子”的身,應該是發生在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子之後,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妻子被人強姦過的記憶又太強烈了,所以就把兩者嫁接起來,在自己身上紋上“妻子被奸殺”,並在以後的日子不斷強化,形成“慣性”。
也就是說這不是真實發生過的畫面。
  
那麼就剩下解釋二了:這是主角的理想畫面,理想中的世界。結合當時主角正在進行心裏獨白:這是我想要的世界?等等,這種解釋比較可靠。也就是說,主角希望自己報了強姦妻子的仇,而妻子又沒有死,倚靠在自己懷裏。
  
這才是他想要的世界,“To make things right.”

《死亡派對》滄海遺珠 袁詠儀從影最佳演出



圖:互聯網(下同)

最近上Youtube看影片,無意中發現了袁詠儀主演的內地電影《死亡派對》,本想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情去看,誰知一看,絕對是滄海遺珠,更是袁詠儀從影以來最佳演出!

分裂的死亡派對(含劇透)
來源:石破天驚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104814/

看完了這個片子,還是蠻多感慨的。我其實對這種題材的國產片一直不是很感冒,因為看過幾個都不行,有點兒失望了。看這個《死亡派對》之前,我特意看了預告片,感覺很有飢餓遊戲和大逃殺的影子,而且畫面蠻血腥的。沒想到看完之後,卻發現是一個探討情感的電影,血腥暴力只有一點點,同時也懷疑電影是不是在靠血腥暴力製造噱頭,真心不是一個重口味的片子。

影片一上來還是蠻給力的,還模仿了生化危機女主突然醒來的場景,模仿地有聲有色。然後就是進入到「封閉環境殺人」的這種老套劇情中來。節奏特別快,人物還來不及認清楚就死了。這段拍的一般般,隨後情節出現轉折,突然讓我覺得貌似好戲在後面。之後類似這樣的劇情轉折層出不窮,而且節奏依舊很快,來不及想什麼就反轉了,又重新換了思路,人物刻畫不是很多,似乎有意隱藏,重點則是要挖掘真相。可是真相有似乎可以猜的到,片子又似乎故意讓你猜到,但又讓你擔心真相究竟是不是這樣,總之看起來還是蠻有懸疑感。

看到後邊,真相出來了,真兇出現,可是那個熊乃瑾演的偵探員一直很努力滴調查到了真相大白,卻又手下留情放了袁詠儀。當時覺得可能是因為她看袁詠儀母女淒慘不忍心,可是最後結局又來一個反轉,這下才是真正的真相,看到這裡我也蠻震驚的,而且也戳中我的淚點了。我覺得淚點低的人看到這里肯定要掉眼淚了,我旁邊一姑娘就哭了。

這種結局設計和全片的構思,在國產懸疑片中不多見。感覺蠻新穎,看完覺得還挺有滿足感。

片子主要還是在探討情感和倫理。如果一個你深愛的人想要通過死亡換得解脫,你到底下不下手?你下手之後,還有很多後果,是否都考慮到了呢?孩子在父母一代留下的陰影和疑慮中長大,會變成怎樣一個人?孩子長大用搶指著媽媽時究竟是怎樣的心理狀態?愛似乎使處於這個瘋狂自虐三角區的一家三口都變得精神分裂了。

其實我覺得這個片子中不但袁詠儀是分裂的,熊乃瑾也是分裂的,甚至高聖遠也是分裂的。因為他在臨死前對袁詠儀說:「當你閉上眼睛就可以看到我。」類似這樣的話,其實就說明他已經分裂了。他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包括停車場那幾個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分裂。這個電影所有的人物都是分裂的,很有意思。

劇情其實也蠻分裂,前半部分的殺人遊戲和後半部分的審問和揭秘,就是完全三個不同的分裂敘事。但是這種分裂敘事居然能夠有效的組合在一起,並且製造出一系列劇情轉折的效果,並讓觀看者不斷產生驚喜感,我覺得這在國產電影中已經非常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