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互聯網(下同)
《偷戀隔籬媽》的導演Ozon,今次不玩《8美千嬌》的載歌載舞、《泳池情殺案》的希治閣式懸念,和《5X2》的倒敘剪接,而是把一個普通故事和一個不普通的故事虛實交替地呈現,拼發火花。
故事講述於法國高校任教文學的 Germain(Fabrice Luchini飾),面對完全忽視文學的學生顯得束手無策,更不滿教育制度中過份保護學生的措施。有一天,他要求學生寫一篇周記,結果天才横溢的16歲學生 Claude(Ernst Umhauer飾),竟以自己介入好友的家庭生活作為周記題材,更談及戀上好友的美麗媽媽 Esther (Emmanuelle Seigner飾) ,內容露骨大膽。
Claude秀麗的文筆、跌宕的敘事技巧、滿有文學隱喻的故事內容,震撼Germain的心靈,本身出版過小說卻不獲好評的他,希望能把這位小天才培育成作家,結果自動請纓擔任其寫作指導,把以上Claude的奇情故事延伸下去,變成「章回小說」,以間接地一圓自己的作家夢。
可是在教導與創作過程中,Germain竟漸漸忘記了學生潛入朋友家庭的現實與虛構界線;Claude與Esther之微妙關係,更令Germain投入得不能自拔,為此踏入了道德禁區,最後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Ingmar Bergman遇上劉以鬯
導演以獨特的電影語言,安排Germain「進入」Claude的小說之中。Ozon說,他想運用Ingmar Bergman在《野草苺》(Wild Strawberries)中的效果,把Germain滲透到小說之中,成為一個參與者,因此當Claude與Esther親熱時,Germain會突然走出來,看看Claude接受自己教導後會做甚麼。
除了匠心獨運的說故事技巧,導演亦把電影crossover嚴肅文學評論,玩得出色。他借演員的口,點評大量歐洲、東方、古典及當代文學作品的優劣,有點像香港文學家劉以鬯所寫的意識流小說《酒徒》,將古今中外文字創作褒貶一番。
全片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電影的香港譯名《偷戀隔籬媽》,聽起來像韓國青春偶像劇或肥皂劇,把一齣藝術性極高的作品降格;在下不才,建議稱之為《房中述》,既可帶出劇本「述說發生在房子中的故事」的含意,又可曖昧地令人聯想到成人情節,可謂合適不過。
帶有衛斯理探討心理寫作手法
另外,其小說與現實交錯的構思,跟衛斯理探討心理變化的小說《背叛》的寫作手法,可謂同出一轍,彷彿是陰錯陽差地把倪匡大哥的作品搬上銀幕。
《背叛》主題是「有人對自己太好所以背叛」的變態心理,把本來的好事扭轉為壞事;Germain也是一樣,一心想培養「徒弟」成為大文豪,卻基於一種雅賊的「貪才」惡習,失去分寸,令太太跑了、工作丟了,理想也幻滅了,好事不單成了壞事,更成為人生憾事。
佛學有謂三毒,就是貪、嗔、痴;「貪」又稱貪毒,指世人除金錢以外,也常常迷醉各種事物及名分,貪得無厭。人有貪婪,就是因為每人心中,都有一種無法填滿的慾望,可能像Germain一樣,有未能達成的夢想,隱藏內心深處。
原文作者:趙永泰
http://grateful-heart.org/WonderfulGrace/content.php?article=376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